|
樓主
發(fā)表于: 2023-11-16 11:35
, 來自: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市 電信
淳化閣帖石刻原位于溧陽市別橋鎮(zhèn)西街虞家祠堂內(nèi),現(xiàn)藏于溧陽市博物館。淳化閣帖簡稱“閣帖”。1982年,被調(diào)整公布為江蘇省第一、第二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。淳化閣帖石刻 8=XfwwWHy<
U~%V;*|4 北宋淳化三年(992),宋太宗出秘閣(帝王藏圖書之所)所藏歷代法書,命翰林侍書學(xué)士王著編次,標明“法帖”,摹刻于棗木板上,拓賜群臣,名《淳化閣帖》。從此我國刻帖盛行,此“閣帖”為“法帖之祖”!洞净w帖》共分十卷。第一卷為歷代帝王書,第二、三、四卷為歷代名臣書,第五卷為諸家古法帖,第六、七、八卷為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書,第九、十卷是王獻之書。 'FVh/};Y.D 南宋紹興年間(1131-1162),宣議郎虞維由丹徒遷來溧陽別橋,娶宗室郡王之女為妻,郡王府曾獲賜《淳化閣帖》,后為郡主妝奩,于是此帖歸別橋虞氏。明肅王府編刻《淳化閣帖》(肅府本)時,下令征集天下閣帖善本,溧陽虞氏便將其先祖所藏宋內(nèi)府本進呈。待《淳化閣帖》(肅府本)刻成,肅王府便賜虞氏拓本一套。虞氏得到肅王府所賜拓本后,為了防止法帖遺失損毀,虞氏家族于明末清初之際將肅府本重新摹勒上石,即為溧陽本帖石。清末太平天國戰(zhàn)爭期間,石刻遭到重大損失,能收集起來的完好者44方,碎石71塊。 O0|**Km\+ 1936年,虞氏族人將所存石刻分上下六層,砌于虞家祠堂廊屋東、南、西三面墻壁上。由族人、清末秀才虞封山寫了一篇《淳化閣法帖記》。刻石均高0.32米,寬0.63米、0.8米、1米不等。文物價值 Z'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