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住的村子臨湖環(huán)圩,蘆葦遍地,是個名副其實的圩鄉(xiāng)。
村上好多老人都會就地取材用蘆桿編織蘆網(wǎng)和涼帽,用蘆花夾著棉布條編織蒲鞋。
一天,村上來了個精瘦如猴的山里人,他晃悠悠地挑著兩只碩大的竹筐,筐里裝滿著已削好的竹篾,不用敲鑼吆喝,讓人一看就是個上門編織竹席(涼墊)的篾匠。
村十字路口閑聊的人見到陌生人來了,都好奇地圍上去打量著并搭起了訕。
“篾匠,你上門做一條竹席要多少錢?”嫁婦紅芹把筐子一扽,硬生生地問了一句。人呀有時就如一條狗,在自家門口總有一種天生的優(yōu)越感,口氣便也跟著硬了許多。
“做一條竹席二個工,一個工十元錢,另外再付二十元竹篾的成本錢。”篾匠見生意快上門了,忙擱下?lián)印?br />
紅芹心里一盤算,比買現(xiàn)成的竹席可省了十幾元錢。
篾匠見這女人有些心動,眾人也跟隨著在打聽,又解釋道:“最主要看篾的質(zhì)量,你們看,我筐里的都是篾青,不像市場上賣的都是篾黃。篾青編的竹席一條抵篾黃編的三條呢!
篾匠見圍觀的人躁動了起來,知道有戲了,他又追了一句:“俗話說,在家靠父母,在外靠朋友。我出門掙點辛苦錢,不會灶頭跟著腳背走,所以丑話講在前頭,還要供應(yīng)點隨茶便飯,不過,我也是知恩圖報的人,主家的舊竹席上有點小洞小毛病的,我可幫著免費修一下!
眾人看篾匠性直實在,都點頭稱好。
這時,綽號叫“憨鬼”的老光棍跳出人群,擠眉弄眼著走到紅芹身后,捏了一把紅芹高翹的臀部,嘻嘻哈哈道:“你家的竹席睡的人多,還不趁機做條新的可耐用些!
紅芹滿臉通紅,她見到這個夜里偷偷摸摸吊自己家窗欞的癩皮狗就惡心,她扭身抬腿就是猛地一腳,憨鬼捂著褲膛鬼哭狼嚎似逃進(jìn)了人群。
眾人哄堂大笑,幾個調(diào)皮的小伙子又在憨鬼鞠起的屁股上補踢了幾腳。
篾匠瞎子看戲跟著樂,少傾,他問紅芹:“這位大姐,你要誠心做竹席的話,我可以在竹席上編點花妙的圖案送給你。”
紅芹的神色還沒緩過來,仍似早霞,紅彤彤的一片。
“師傅,你還是先幫人家編織吧,我家的縫縫補補還可湊合著用上幾年的!奔t芹見人家這么客氣,便也禮貌了起來,她一說完就如驚鴻一般溜出了人群。
“篾匠師傅,你先幫我家編一條吧。!币粋中年漢子迎上前對正望著紅芹背影發(fā)怔的篾匠說道。
篾匠回過神,連連答應(yīng)著,又問道:“不知村上誰家有空屋可租我小住幾日?”
中年漢子爽快地說:“我家兒子在外讀書,正有一張空床可睏。另我家內(nèi)人回了娘家伺候病父,這十天半個月也不會回家,你我正好做個道伴!
篾匠一聽,滿心喜歡,挑起擔(dān)子跟隨中年漢子撥腿就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