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UID:357121
-
- 注冊時間2018-11-17
- 最后登錄2025-03-31
- 在線時間13606小時
-
- 發(fā)帖5061
- 搜Ta的帖子
- 精華0
- 金幣26260
- 威望3569
- 貢獻值14709
- 銀元11140
-
訪問TA的空間加好友用道具
微博條 | 粉絲86人
關注Ta
發(fā)消息
- 發(fā)帖
- 5061
- 金幣
- 26260
- 威望
- 3569
- 貢獻值
- 14709
- 銀元
- 11140
注冊時間2018-11-17
|
樓主
發(fā)表于: 2021-01-10 07:18
, 來自:江蘇省 移動
縱觀古今名人,我認為,莊子算是一個快樂的人。莊子“眼極冷而心極熱”,他冷眼旁觀,卻心懷大愛;他看破世情,卻心憂天下。在他的著作中,魚出現的次數非常之多,其中最有名,最有代表性的有三條,可謂充滿了莊子式智慧。在這3條“魚”中,體現了3種人生的境界,不知道你更認可其中的哪一種? 01、“北冥之魚” 這條魚是莊子的故事里最有名的一條了,出自《莊子》的第一篇《逍遙游》,里面對于這條魚是這么描寫的:北冥有魚,其名為鯤。 鯤之大,不知其幾千里也;化而為鳥,其名為鵬。 鵬之背,不知其幾千里也;怒而飛,其翼若垂天之云。 是鳥也,海運則將徙于南冥。南冥者,天池也。《齊諧》者,志怪者也。 這條名為“鯤”的魚,體型巨大,能化為鵬,展翅一飛就是數千里,看起來非常自由,也沒有什么憂愁和煩惱。然而實際上,這條魚雖然厲害,可也得依靠風才能扶搖直上,沒有了風它就寸步難行。正所謂:“水能行舟,亦能覆舟”。莊子用這條魚告誡人們,即使自己能力再大,也需要依賴于外物,這些外物可以成就自己,也可以讓自己痛苦煩憂。 人生在世,如果能夠做到不束縛于外物,不被物欲迷住了自己的眼睛,那么自己的人生將會非常的自由,也就是莊子所說的"逍遙"。 02、“濠梁之魚” 這條魚出自《莊子·秋水》,說的是莊子與惠子在關于魚的快樂上展開了一場辯論,原文如下:莊子曰:“鯈魚出游從容,是魚之樂也! 惠子曰∶“子非魚,安知魚之樂?” 莊子曰:“子非我,安知我不知魚之樂?” 惠子曰:“我非子,固不知子矣;子固非魚也,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!” 莊子曰:“請循其本。子曰‘汝安知魚樂’云者,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。我知之濠上也! 這場有點像“抬杠”對話,看似荒唐,實則飽含隱喻。最經典的,莫過于那句“子非魚,安知魚之樂?”“你又不是魚,怎么能知道魚的快樂呢?”其實,莊子是想借魚的事情來告訴人們:真正的快樂,是自己覺得快樂,只要自己滿足了,又何必在意他人的眼光呢? 真正的快樂是自己的,不是別人眼里的。與其絞盡腦汁去活成別人喜歡的樣子,不如努力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。 03、“江湖之魚” 這條魚可能很多人不是很熟悉,它出自《莊子·大宗師》:泉涸,魚相與處于陸,相呴以濕,相濡以沫,不若相忘于江湖。 泉水干涸后,兩只小魚受困于陸地,只能互相把自己嘴里的泡沫喂到對方嘴里以求生存。但這樣的生存環(huán)境并不是正常的,甚至是無奈的。海水終要漫上來,他們也終要回歸到各自的生活中,相濡以沫雖然感動,但相忘于江湖才是他們最終的歸屬。在自己最適宜的地方,快樂的生活,忘記對方,也忘記那段相濡以沫的生活。莊子用魚和大地的親密關系,告誡我們"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",任何一個與你親密的人,最終都會離你而去。既然這樣,與其痛苦的相守,痛苦的相思,還不如在離別之后相忘于江湖,各自去往自己的遠方。 這三條魚,不僅是莊子的處世智慧,也給予我們人生的哲理。 如果你能讀懂這三條魚的故事,或許會對自己的人生有一個更深刻的認識。 但是請記住,每一個人的人生都是獨一無二的,不管別人的人生經驗再豐富,他終究不能代替自己。走出自己的人生之路,才是真正的大智慧!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