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<n >g;
1992年《溧陽縣志》沈氏名人簡述 )p'
ZSXb
1992年縣志,從清末到民國時期這段時間里,記錄了溧陽沈氏5位名人,分別是:沈宗邰、沈宗璜、沈潤洲、沈蘭芝、沈嘯森,F(xiàn)結合沈氏家譜、1988年教育志以及其他方面的資料,對其經(jīng)歷作一簡述。 T{v(B["!$
沈宗邰、沈宗璜兄弟:為清末溧陽最后一名進士,沈士林的次子和第四子。 cmF&1o3_
沈宗邰,邑庠生(秀才),原名光斗、字寶三、仲韜,光緒四年(1878年)十二月生;沈宗璜,原名光喆,字保蕚、叔夏,光緒十三年(1887年)三月生。1906年,沈宗邰利用溧城北門荷花塘(現(xiàn)荷花新村位置)沈宅創(chuàng)辦私立女子小學堂,擔任堂長,為全縣第一所私立女子學堂,開創(chuàng)我縣私立學校教育先河,辛亥革命后學堂遷入孔廟旁的義學舊址,后改為縣立女子小學校。1912年,沈宗璜擔任縣立第一女子小學校校長,他對校務力求改革,對新文化提倡有力,曾獲教育廳三次傳令嘉獎。 8<ZxE(v
沈潤洲:名鎮(zhèn)藩、又名同文、乳名汝金、號潤洲、字純舟,光緒十五年(1889年)四月生,江蘇高等師范學堂預科畢業(yè)生(又稱南京大學堂)。1907年9月,縣選送沈潤洲、姜丹書、王鏡清、張書坤4人到南京大學堂學習深造。1988年教育志記錄,姜丹書1922年任縣勸學所所長(教育局的前身),沈同文(沈潤洲)1928年任教育局局長。另據(jù)1922年3月2日《申報》登載沈潤洲為溧陽縣勸學所所長,1927年4月7日《申報》登載沈潤洲為溧陽教育協(xié)會籌備員。1927年4月,中華書局出版沈潤洲《擬變通鄉(xiāng)村小學科目書》一文。1947年臺北市正中書局出版了沈潤洲主持編譯的《測驗中心平面幾何學》一書。解放后,大陸的文獻資料中暫無沈潤洲的信息記錄。 }yZ9pTB.?E
沈蘭芝:溧陽早期地下黨員之一,家住溧城同樂巷,與狄超白等人創(chuàng)辦《溧陽日報》,沈蘭芝任社長,狄超白任總編。重慶解放時,中共中央成立了重慶軍管會,下設多個接管委員會,其中財經(jīng)接管委員會主任段君毅,副主任萬里、沈蘭芝。 ^c3~CD5H
3
沈嘯森:名松林,1920年5月生在溧城東門,1938年2月入黨,曾任后周區(qū)長,上興區(qū)委書記,溧城區(qū)長,溧陽武工隊隊長,金壇縣委書記、昆山縣委書記,蘇州行署副專員等職,1985年離休。沈嘯森夫人李翊華,無錫梅涇人,1923年生,1945年入黨,沈嘯森夫婦現(xiàn)生活在蘇州。 3RG*:9
:5hKE(3Q