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樓主
發(fā)表于: 2020-05-07 10:44
, 來自:江蘇省常州市 電信ADSL
【選自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2020年3月出版的《文化1號——溧陽1號公路文脈探源》,版權(quán)歸出版社和文章作者所有,轉(zhuǎn)載請注明出處! MX\v2["FoV 3}lT"K q"O4}4` %;-]HI 風(fēng)雅太白樓 作者:狄冠良 wW?/`>@ ▲太白樓 IGC:zZ~z
▲李白宴別張旭于溧陽酒樓 O${B)C, N,M[Opm LWp#i8, □□“江東酒樓古有幾,除卻孫家都姓李”,曾經(jīng),江東除了金陵的“孫楚樓”,其他酒樓就都是太白樓!李白在江湖“占盡酒家樓”,特別有名的當(dāng)數(shù)濟寧、宣城和洛陽的太白樓。其實,要論起來,溧陽的太白樓毫不遜色。當(dāng)年,李白三到溧陽,第三次曾在溧陽酒樓宴請著名書法家張旭。李白即興賦詩《猛虎行》,張旭揮毫題詩于酒樓,從而使溧陽酒樓風(fēng)雅一時,名揚天下,并更名為“太白酒樓”! 0v/}W( □□李白三到溧陽,而溧陽的太白樓也曾三遷其址,可謂冥冥中注定。 TCI%Ox|a □□唐開元十七年(730)秋天,李白第一次商游溧陽,與孟浩然相遇,同游后寫下《游溧陽登北湖亭望瓦屋山懷古贈同旅》。當(dāng)時溧陽治所在舊縣,李白族弟李濟在此任縣尉,知縣河南滎陽人鄭晏與李白一見如故。唐天寶十三年(754),李白應(yīng)鄭晏之邀再次來到溧陽,撰寫了《瀨水上古貞義女碑銘并序》,由其族叔、大書法家李陽冰書寫碑文并勒石于投金瀨。天寶十五年(756),李白因安史之亂,從宣城赴剡 (今浙江嵊州市新昌縣)途經(jīng)溧陽。這次他本想與故人相聚,但族弟李濟已離職而去,縣令鄭晏也已調(diào)任安徽涇縣。幸而少府宋陟(名相宋璟之孫)接待了他。正當(dāng)李白孤獨煩悶之際,常熟縣尉張旭的到來令他驚喜交集,興奮不已。張旭以草書聞名,與李白詩歌、裴旻劍舞,時號“三絕”。離別之際,李白宴請張旭于溧陽酒樓(又名綠陽酒樓),二人以一首《猛虎行》成就了溧陽“太白酒樓”。 PH]/*LEj □□唐天復(fù)三年(903),溧陽縣城移至今溧城鎮(zhèn),舊縣的太白酒樓逐漸衰敗,最終消失于荒煙廢墟之中。清康熙八年(1669),李白的擁躉、時任溧陽知縣的徐一經(jīng)在當(dāng)時的上水關(guān)創(chuàng)建了太白樓,并刻置《猛虎行》詩碑立于樓旁。自此,太白樓與三江交匯處的鳳凰橋、下水關(guān)的文昌閣構(gòu)成了溧陽的三大風(fēng)景名勝:太白臨風(fēng)、雙橋煙水、孤塔夕陽。 0M_~@E*& □□乾隆六年(1741),知縣吳學(xué)濂在修城竣工后,捐出自己的俸祿,在太白樓屋面上加蓋了一層。時人感念吳學(xué)濂政績,建議更名為“吳公樓”。但清正廉明的吳學(xué)濂不為所動,依然堅持以“太白樓”命名。
|